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熱點 > 正文

      拉尼娜事件暫時降溫 但2021年為最暖七個年份之一!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2-01-20 14:15:58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每一個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整合的六個主要國際數據集,顯示盡管全球均氣溫因2020~2022年的拉尼娜事件暫時降溫,但2021年仍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七個年份之一。由于大氣中的吸熱溫室氣體達到了創紀錄水,全球變暖和其他長期氣候變化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

      “拉尼娜事件接踵而來,與幾年相比,2021年的增溫相對不太顯著。即便如此,2021年仍比前幾個受拉尼娜影響的年份更暖。溫室氣體的增加導致的總體長期變暖現已遠大于自然氣候驅動因素帶來的全球均氣溫的逐年變率。”WMO秘書長塔拉斯解釋道。

      最暖的七個年份都出現在2015年之后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洋中部和東部洋面溫度的大尺度降溫,并伴有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它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通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拉尼娜現象有暫時的全球降溫效應,通常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年最強。

      此次數據顯示,2021年的全球均氣溫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約高出了1.11 (± 0.13)攝氏度,而2021年則成為了連續第7個(2015~2021年)全球氣溫高于工業化前水1攝氏度以上的年份。

      實際上,最暖的七個年份是自2015年開始的,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位列前三。2016年發生了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事件,這也促使全球均升溫達到了創紀錄水

      WMO指出,單個年份的排名應在長期背景下審視,特別是由于各個年份間的差異有時很微小。不過,可以看到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且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

      《巴黎協定》力求將全球均溫度的升幅控制在遠低于高出工業化前水2攝氏度的水,同時努力將溫升限制在高出工業化前水1.5攝氏度。2021年的全球均氣溫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高出1.11攝氏度,已接《巴黎協定》尋求避免的升溫下限。

      塔拉斯說,2021年將因加拿大創紀錄的50攝氏度氣溫(與炎熱的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地區報告的數值相當)、亞洲和歐洲的異常降雨和致命洪水、以及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區的干旱而被人們銘記。“氣候變化的影響和與天氣相關的危害改變了每個大陸上社區的生活,產生了破壞影響。”塔拉斯稱。

      WMO此次使用的是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NASA GISS)、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和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室(HadCRUT)、伯克利地球組織開發并維護的數據集、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及其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和日本氣象廳(JMA)的再分析數據集。

      WMO發布最新整合的六個主要國際數據集  來源:WMO

      WMO發布最新整合的六個主要國際數據集 來源:WMO

      WMO采用六個國際數據集的原因在于,要確保WMO的氣溫評估最為全面、最具權威。其旨在向國際社會通報全球氣候指標的年度《氣候狀況》報告將采用相同數據。

      其中,早先出爐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的數據估計:2021年是有記錄以來第5個最暖年份,但氣溫僅比2015年和2018年略高。

      NOAA和伯克利地球組織認為2021年為名義上第六個最暖年份。NASA GISTEMP和HadCRUT認為2021年實際上并列為第六個最暖年份。日本氣象廳(JMA)再分析數據將2021年列為名義上第七個最暖年份。這些數據集間的微小差異顯示了計算全球均溫度的誤差范圍。

      這些溫度值將被納入WMO將于2022年4月發布的關于2021年氣候狀況的最終報告。該報告將包括所有關鍵氣候指標和節選的氣候影響等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氣溫只是氣候變化的指標之一,其他重要指標還包括溫室氣體濃度、海洋熱含量、海洋pH值、全球均海面、冰川質量、以及海冰范圍。

      譬如,以海洋熱含量為例,地球系統中大約90%的累積熱量儲存在海洋中,這可以通過海洋熱含量來衡量。2019年,海洋上層2000米深度區域繼續升溫,創歷史新高。WMO基于全球數據集對其進行初步分析的結果顯示,2020年超過了該記錄。所有的數據集都一致顯示,海洋變暖速率在過去20年表現出特別強勁的增長,預計海洋在未來將繼續變暖。

      其中,大部分海洋在2021年的某個時候經歷了至少一次“強”海洋熱浪,但赤道太洋東部(由于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和南大洋大部分地區除外。2021年1月至4月,北極的拉普特夫海和波弗特海經歷了“嚴重”和“極端”海洋熱浪。

      海洋吸收了人類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約23%的二氧化碳,因此正在變得更加酸化。在過去的40年里,全球開闊海洋表面pH值已經下降,現在是至少26000年以來的最低值。目前的pH值變化率至少是自那時以來前所未有的。隨著海洋pH值的下降,海洋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標簽: 拉尼娜事件 暫時降溫 平均氣溫 巴黎協定

      相關閱讀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黄色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