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文娛 > 正文

      “大上海”何以成為“小劇場”的福地?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21-12-17 10:59:08

      “2021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昨天落下帷幕,12部作品先后在長江劇場和宛劇院小劇場精彩亮相。今年,是這一展演品牌走過的第七個年頭,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谷好好看來,七年發展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

      七年,“上海小劇場戲曲節”已升級為“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也成為唯一一個小劇場戲曲國家臺,一個傳統戲曲的“大碼頭”;

      七年,這個臺共收到涵蓋60個劇種的327部申報劇目,最終有70部獻演。今年更出現申報劇目數量的“井噴”態勢,申報數量達百部,較去年上漲了四成,其中原創作品73部、首演39部;

      七年,從青年戲曲人的實驗場,到梅花獎、白玉蘭獎獲獎者以及劇種領軍人物的悉數亮相,臺更推送新人新作獲得白玉蘭獎主角獎并走上國際頂尖戲劇舞臺;

      七年,展演從在上海各大劇場“南征北戰”,到駐場演藝大世界核心區的長江劇場,再到如今實現溢出效應,于長江、宛“花開兩朵”……

      中國劇協秘書長崔偉評價: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不僅僅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展示窗口,也成為中國戲曲人用我們的作品、用我們對傳統的理解、用我們的創造精神,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轉化、創新發展探索的一個非常亮麗的窗口。”

      深化戲曲“雙創”實踐,培育青年主創、培育青年市場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隨后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召開,拉開了戲曲發展新時代新征程的序幕。是順勢而為,更是厚積薄發。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與本報聯合舉辦“小劇場戲曲節”,并用七年時間,在上海“演藝大世界”打造了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金字招牌”。

      “千辛萬苦、千難萬險、千方百計!”谷好好的感慨,道出了七年間探索的不易。盡管受到小劇場話劇影響,十多年間,戲曲界不乏青年人對于小劇場戲曲的零星探索,然而對于“什么是小劇場戲曲”“小劇場戲曲創新何在”等命題,尚未形成業界共識。在這一情況下,不要說創辦一個節,哪怕是帶有自主自覺的小劇場意識創作一部新劇,都是超前。主辦方最初發出召集令之時,不僅戲曲創作者無本可依、創新意識不足,缺少動力;慣“大戲”思維的文藝院團,也鮮少愿意花精力制作小劇場戲曲。

      即便如此,主辦方始終堅信:小劇場是傳統戲曲培育青年主創、培育青年市場最好的杠桿。為此,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沒有降低入選標準,在全國范圍遴選優質作品作為創作標桿;另一方面通過委約等機制自主培植優秀作品,不斷深化“創造轉化”“創新發展”的理念。于是有了首屆展演中,梨園戲《御碑亭》、京劇《十兩金》、昆劇《夫的人》等一批作品“橫空出世”,不僅在業界產生巨大反響,更極大地激勵了戲曲人——小劇場戲曲,可行!

      通過七年堅守與實踐,再不見“大戲改小”“折子搬家”這樣的“創作偏航”,而是形成小劇場戲曲創作的三條正途:一是以當代思想解讀戲曲傳統文本,如黃梅戲《玉天仙》、梨園戲《御碑亭》;二是用戲曲重述莎士比亞、契訶夫、尤內斯庫、魯迅等中西方文學家經典著作,如京劇《小吏之死》、川劇《馬克白夫人》、昆劇《傷逝》、淮劇《孔乙己》等;還有的,則是另起爐灶的全新原創,如京劇《碾玉觀音》、昆劇《長安雪》。而不論主創在三條路徑中走出了怎樣的創新步伐,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唯有現代思考與現代視角,才是激活傳統戲曲當代發展、讓青年市場擁抱傳統的不二法門。

      開放、創新、包容,“大上海”成為“小劇場”的福地

      “小劇場戲曲展演,只有上海能做,也只有上海做得好!”每年戲曲展演,在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戲曲院團和青年觀眾那里,總能聽到這句話。何止是小劇場戲曲?不管是從安福路啟航的小劇場話劇,還是眼下在亞洲大廈中爆發式發展的小劇場音樂劇,上海的小劇場人才濟濟、活力涌流,令無數小劇種、小團隊、小作品在上海萌發、繁榮,最終贏得全國矚目、走向世界舞臺。更進一步,上海臨難不避,善于實現“從0到1”的積累,匯聚點滴力量壯大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生力軍。

      “大上海”何以成為“小劇場”的福地?

      因為只有上海的開放,才能為“小”敞開懷抱,讓再小的星塵都能在“大上海”釋放巨大能量。從第一屆的梨園戲,到此后的高甲戲、花燈戲、漢劇,再到今年的蒲劇,每一屆小劇場戲曲展演,都特別注意將稀有瀕危、或是未在上海亮相過的小劇種納入視野,借由臺將其介紹給懂戲、愛戲的上海觀眾。七年里,梨園戲幾乎年年來滬,不僅在上海收獲一批忠實擁躉,還獲邀獻演首屆香港小劇場戲曲展演。

      因為只有上海的創新,才愿為“小”呵護培育,使得方寸舞臺的實驗有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變革發展。“上海是我小劇場戲曲夢的啟航地!”七年前,受上海昆劇團邀請創作《夫的人》之前,戲曲編劇余青峰從業多年,經手50多部大戲,卻從未嘗試過小劇場戲曲。可就是這樣一次參與經歷,在實踐與觀摩后,他與小劇場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后幾年間,他不僅將妻子屈瞾潔吸引到小劇場戲曲創作中,他自己也完成了從編劇到出品人的身份轉變。這些年,他深耕小劇場戲曲市場,接連制作四部黃梅戲小劇場作品。其中《玉天仙》已累計演出超過130場。這個數字,甚至遠超不少戲曲新創大戲。如今,他駐扎西溪天堂藝術中心,希望進一步推廣、實踐在上海學、探索而來的先進小劇場戲曲理念。

      因為只有上海的包容,才可為“小”搭臺架梯,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同樣是憑借一部《玉天仙》,主演夏圓圓得以斬獲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實現小劇場作品拿下戲劇大獎“零的突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一場以昆曲演繹法國作家尤內斯庫作品的昆劇《椅子》,為中法兩國元首夫婦上演,收獲高度贊譽。而這正是小劇場臺孕育的作品。幾年間,該劇不僅亮相俄羅斯和阿爾巴尼亞,更成為阿爾巴尼亞戲劇節組委會指定的開幕演出。

      “小劇場可能是一條崎嶇小路,我們不妨走走看。”參演小劇場時,年逾古稀的文華獎、梅花獎得主黃新德曾這樣說。七年后,這條崎嶇小路,正在上海的引領下,成為戲曲傳承發展的一條康莊大道。

      (記者 黃啟哲)

      相關閱讀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毛茸茸bbw亚洲人|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