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神經元”觸角深入角落 多方聯手鋪就“新基建”數字底座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時間:2020-09-03 00:21:01

      全區實有人口數、實時交通路況、下立交積水預警……上海嘉定區城運中心指揮大廳里,無數個微觀數據,在大屏幕上呈現著這里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

      這并不是上海獨有的一幕。隨著全國各地在“新基建”領域的加速布局,一座座肉眼看不見的數字城市正在全國各地相繼崛起。

      理念先行,把握“跨越式”發展機遇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迅猛發展,使真實世界的“物理域”、數字世界的“信息域”、社會世界的“認知域”相互交聯,創造了嶄新的信息環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成長,也重新定義我們的公共服務。這種發展變化,使原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由此,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的“新基建”,被認為是下一步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中國未來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

      今年以來,在國家頂層設計的引領下,“新基建”更是成為全社會的高頻詞。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共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類。今年兩會期間,新基建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新基建”不僅是民生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主任王欽敏說,新時代的電子政務、智慧城市需要新技術支撐的、數據驅動的、可廣泛賦能的基礎設施。

      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要在基礎“連接”方面打牢共用、在數據“共享”方面整合通用,在“智慧”服務方面開放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大力發展新基建就是要把數字經濟產業基礎構建好,打造我們的基礎設施,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用自主、安全建筑起‘中國式’新速度的數字基建底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這番話,道出了“新基建”的本質。

      地方探索,打造“新基建”示范樣本

      那么,“新基建”究竟如何“建”?我們從上海市的先行先試中,也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記者了解到,為順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趨勢,2018年,上海市出臺《上海市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比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旨在重構信息基礎設施,打造城市戰略性基礎資源,助力上海建設世界級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

      同年5月,上海市政府牽手電子信息技術“國家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在嘉定區開展試點工作,開始探索以數據驅動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如今兩年過去,嘉定區的“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及運營服務能力已基本構建起來,形成了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運營服務、評估模式。

      “數字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對這一試點成果贊譽有加:“ ‘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上海‘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張網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其中,“物聯”相當于城市的各種感覺器官。它是基于中國電科物聯開放體系架構,打通公安、教育、環保等條線部門,接入社會治理類感知設備達57種16.6萬個,形成了多級感知觸角的區神經元體系,同時,整合嘉定、普陀、楊浦、虹口建設的17萬存量感知資源,實現感知設備的統一管理,構建出上海強大的數據感知網絡體系。

      “數聯”則相當于神經網絡。歸一整合物聯創造、政府存量、社會公開等三大類數據來源,整合6個單位和9個居委社區14萬條政務數據,每日匯集傳感器數據超900萬條,基于場景將多來源的數據進行融合重組,形成場景化數據融合增值,以數據服務包的形式對外提供數據集、數據接口、數據產品、數據應用等多種服務,形成了城市級物聯基礎設施的“數據一片湖”,實現城市政府信息資源、社會開放數據等全量數據持續歸集與數據融合治理。

      “智聯”則可類比于城市的“大腦”。主要是通過人工智能學習平臺的深度學習能力,將各類事件的處置規則和行業標準等形成知識體系。目前已上線下立交防汛、跨門經營、河道污染、垃圾暴露、九小場所消防隱患等模型,可智能化自動感知發現相關社會治理事件,并與嘉定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形成“雙中心聯動”。

      多方聯手,鋪就“新基建”數字底座

      “三位一體”的數字上海逐漸成型的背后,正是該市近年來提前布局“新基建”,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體現。

      在此基礎上,今年5月,上海市印發“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35條”,提出到2022年底,推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包括新建3.4萬個5G基站,新建一批科技和產業基礎設施,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新增1.5萬臺以上智能配送終端等。

      與此同時,全國多個省市也都在面向“新基建”加快布局。北京市發布行動方案,聚焦“新網絡、新要素、新生態、新平臺、新應用、新安全”六大方向布局30個重點任務;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也提出,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城際軌道、5G通訊為代表的新基建;河北省今明兩年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擬開工和在建項目約140項……

      各方力量也開始圍繞“新基建”加速聚集。8月27日,由中國電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騰訊、阿里云、百度等數十家行業龍頭單位組成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生態聯盟”在上海成立,旨在重點突破核心元器件及材料、芯片、基礎軟硬件、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重大核心技術,面向全國及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中西部等重點區域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中國電科、東方明珠在上海共同宣布成立中電科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數字經濟時代領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據了解,這也是中國電科與上海市政府達成的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在上海打造智能物聯建設和服務運營企業的重要兌現。

      業內人士指出,東方明珠明確的平臺和生態理念,以及在物聯網、智慧城市上下游的布局和全媒體生態建設深耕,再疊加上中國電科技術、人才等儲備優勢,可謂是硬資源和軟實力的強強結合,必將產生1+1>2的效應,助力上海在新的賽道上走得更遠、更穩健。

      中國電科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表示,“面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和網信事業深入推進的歷史交匯期,中國電科和上海市將緊緊抓住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推動創新突破。”(趙竹青)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